top of page
。如漆如膠

二零零零年三月十四日──宅下村

何靜葵s.jpg
III.II_十二月老同歌_何靜葵.jpg

宅下村在白水村東北約一公里,我們坐衛星車到龍田村口,再行走約半個小時,經田陌,天氣清明,一路上都有人在田裡工作,迂迴間,至宅下村。

 

懂女書歌的婆婆名叫何靜葵,本為白水村人,一九三零年生,嫁居至宅下村。

 

我們抵宅下村後,探問何靜葵婆婆居住的房屋,只見幾個鄰里在屋外聊天,我還未及分辨那一位是何靜葵婆婆以前,一團人就簇擁進入屋內,我們進得門來,還未坐下,一大群鄰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女攜幼,熱烈的走到門口張看,圍攏起來,熙熙攘攘,或坐或站的;這時但見何婆婆盈盈笑意,爽快潔淨,一身藍布上衣藍布褲,頭戴黑絨帽,足踏黑絨布鞋,把那細小的身軀包的結結實實;她坐在長凳上,唱著一闕女同結交歌。

十二月老同歌何靜葵
00:00 / 04:30

何靜葵唱

        正月新年日好過          一家搖搖沒點憂          二月時來柏樹發          柏樹綠來正是香

        三月楊梅真色鏡          世世到來同共心          四月春緊急忙做          邀世收車做事情

        五月熱天熱色炎          世在交樓綉色全          六月日長好歡樂          一對鴛鴦不成行

        七月一齊收針線          沒有陪攏做一針          八月人人接客到          少在交樓眼淚飄

        九月一齊升車紡          想著女身不願把          十月霜風樹落葉          可憐兩人沒有歡

        十一月天鵝從海上      不知姑娘在那方          好的少年離路遠          好的蓮花開不全

        蓮花不全又一朵          世不團圓又一雙          十二月初年盡完事      再要來年緊用心

 

何婆婆唱歌的時候,兩手一時放在膝上,一時放於兩腿間,唱時還有鄰里陸陸續續的進來,她就一邊用手勢示意來人坐下。何婆婆唱的很慢,從從容容,拉長了的聲音,也又像要把人的靈魂拉進緩緩的拍子裡頭一樣,牽扯著。

016-133.jpg
016-135.jpg

大約七、八歲的時候,何靜葵就聽唱女書歌,那女書歌大都是從她的姑姑那裡學來的。她記得她的姑姑常常唱歌,大概因為命苦,那時候年輕的姑姑唱的歌,都是比較淒涼悲苦的。小時候的何靜葵,也見過姑姑做紙做扇,剪龍剪鳳的紙花樣,她的姑姑會在扇上紙上寫字,把寫下來的那些紙紙扇扇手帕本子,拿著,唱著。後來,她的姑姑把一部分的紙紙扇扇手帕本子留給她,不過,這十多年間,這些女書文本又分別讓給別人去了。何婆婆現在剩下姑姑留下來的,還有一張紅紙,依內容看應該是一闕結交書。

何婆婆不識字,但她知道女書,她不懂得認寫女書,但她知道唱女書歌,她不知道什麼女書自傳,但她要一篇用女書寫成的自己的故事。

何婆婆憶想起少女時候的悲苦生活,慨歎婚嫁來到白水村後,美好的生活並不長久,本來當教師的丈夫在反右運動的時候受到折騰,後來就跳井死了,丈夫死後,年青的何靜葵獨力撫養子女,生活過的很不容易。何婆婆一直都在找一個方法,訴說自己的苦況。就在十幾年以前,何婆婆想到了找人幫忙用女書把她的苦況寫下來。

 

經過多年的來來回回入鄉上鎮,何婆婆分別找到幾個人幫忙,她把她那一生的遭遇,在一夜之間,唱說出來,最後,一篇積存在她心底經年的悲哀,以女書作了一個磨合。自傳雖然不是她本人寫的,但經由她自己創作唱下來而由他人執筆寫成,可以想像她那把生命記誦下來時的心情,就像翻動起大半個世紀的日與夜,悲與歡。

 

我請何婆婆唱了幾句她自傳的內容:

 

        開口提言訴我苦        訴我苦情傳四方        我是六將提幾句        是我苦情講不完

        父母所生是五倈        現有四名在世間        一提長兄沒世上         父母虛操沒功勞

        …………………        …………………        …………………         …………………

那一個自傳本子,我稍為翻動了一下,幾頁毛邊紙,寫下她的一生,本子外用藍色棉布精緻的包縫起來,覆摺處,一行粉紅線「回」字圖案,還有一條花邊釘在書布面,就像「三朝書」一般。一個本子,薄薄的,收起來,是何婆婆的一生。她的一生,可以翻來看看,雖然她看不懂,但可以追憶唱唱,雖然她或不再需要憑念追憶,大抵那生命裡頭的大大小小印記,早已是朗朗上口的曲搖。

莫月善s.jpg
016-138-11.gif
不知名婦女s.jpg

何靜葵婆婆唱女書歌的時候,圍在這裡的鄰里裡面,坐著一位婆婆,她凝住神,在聽。

 

莫月善婆婆,已經八十多歲了,穿著一身黑布上衣黑布褲,頭戴黑絨帽,足踏黑絨布鞋,右手托著左手肘,左手托著臉龐,那是一雙很大的手,而她的臉,看來是那麼細。莫婆婆也懂唱女書歌,在我幾番請求後,她唱了一段,稍有遲疑停頓空白,唱得不太整全,卻楚楚動人。

 

        光緒九年大不到             不守寡來出其兒           出出四個金姣女           暗中結交寡夫人

        第一結交文八女             第二結交六六身           第三結交子單女           年終方整二十春

        唐家六六無主意             又是世事接上門           十三吃了入門酒           十四朝早就回家

        老同回家多煩腦             遇降不利病上身           唐家六六聽聞事           一走走到蒲家村

        走到同年叔娘便答應      他就沉重在樓中          跨上樓頭叫三句           叫叫老同來安身

        千急跪上樓板上             哭哭啼啼不翻聲           同年叔娘告姐姐           得病沉重在樓中

        喊起重生同年叔             一走走到車頭崗           車頭醫師來得快           走到蒲家大宅門

        看他年紀相伴坐             相伴查陰上樓巡           錦德提筆來下葯           找起姜來葯一雙

        原先紅色錢四百             醫師接起就回家           醫師回家無人取           看是女人命歸陰

        唐家六六聽聞信             放對手圈來燒香           抬出廳堂來扶地           唐家六六來梳裝

        唐家六六梳裝起             再曰傍晚才入棺           腦上取紗白三尺           腳上素鞋是一雙

        …………………             …………………

 

莫月善婆婆,江永縣龍母致村人,一九一九年生。十九歲的莫月善,嫁居到宅下村,兩年後,生了個兒子,再兩年後,她的丈夫出門當兵,之後就沒有回來。莫月善婆婆一直過著守寡的生活,耕田種地織布縫衣績麻煮飯做家務照顧老人小孩,都是一個人擔當。莫婆婆從來沒有唸過書,唱唸的女書歌,都是從以前村裡婚嫁的坐歌堂,或者姑娘們平常做針線活的時候聽來學會的。

 

當何靜葵婆婆嫁到宅下村時,莫婆婆的兒子向這位新娘子討糖果,就這樣,開始了何莫二人這差不多五十年的情誼。何婆婆和莫婆婆都明白對方的悲苦與困難,誰有困難時誰就去幫忙,有時二人聚在一起,唱唱一些老同歌,或者一些悲傷的歌,互相扶持,互相勸解。按莫婆婆的話:兩人是同命相連。

 

同命相連的何婆婆和莫婆婆,看來精神能幹,各自唱誦時,各自木訥凝神。命,大概不可能相連,相連的,大抵是情是妥貼是體諒,是那凝神木訥,在一個軌跡然後另一個軌跡上,相互憶記,捉摸,碰撞。

 

後來,我請她們二人合唱一段女書歌,她們推讓了一陣,商量一下,就唱了一段寡婦歌。

 

        正月新年日好過           一家搖搖沒點憂           二月我夫得星數           只是心中亂容容

        三月我夫落陰府           只是口中念心煩           三月我夫落陰府           朝朝不陪好夫妻

        四月起來朝朝哭           和夫上香愁斷腸           …………………           …………………

何婆婆和莫婆婆唱這一段寡婦歌唱得很慢很慢。唱時她們二人各十指互扣,放在膝上,手上經絡分明,皺起的,是對生命經年的撫摸。兩人臉上的皺紋,是一道一道深刻的痕跡,今天看來,都是平凡老人平常事。其間一人忘記歌詞,稍停,空白,另外一人繼續歌唱,然後再互相接上。而那二重奏般和唱,各自的旋律,長短高低不一,各自的記憶,有相同有差異,斷續,復合。

 

何莫兩位婆婆合唱時,另外有一位婆婆,坐在靠門口一邊。她繞著手、繞著腿,一頭白髮,披在肩上,瞇著眼,淺笑著,在聽,含蓄細緻,沒有發一句聲,卻像和著唱一樣,和瑟和諧,甜蜜蜜的,我被這情景攝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