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焚書

二零零零年三月十三日──桐口村

義年華s.jpg

義年華_取自《女書──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

014-116.jpg
014-117-11.gif
014-118.jpg
014-121.jpg

這個早上,不想到何大姐處吃稀飯,就在五一路上一間飯店吃了一碗米粉,一杯豆漿,米粉粗粗的,煮湯的配料很細很香,我吃過後買了四個燒賣,燒賣用糯米做,配紅豆、白豆。兩個給何大姐,兩個給周先生。

 

這天,周先生、盧大姐、何大姐和我要到桐口村。我們一同坐衛星車到上江墟鄉,抵上江墟鄉後,再走路到桐口村。

 

桐口村在上江墟鄉的東北邊沿。今天天氣清朗,但經日下雨,地面仍然泥爛,沿路風光,都是廣闊的田陌溪流,空氣澄清,遠望山峰,淡灰藍綠,很好看。一九九八年年底初次來桐口村時,天氣一樣冷,只是路面是乾的,走起路來就輕輕的刮起點點沙,何大姐走在我前面,有一抹薄薄的紗似的掩映,路遙,但旎旎迤邐。

 

盧大姐的老家就在桐口村,她走得快,先到家裡去準備中飯,我們走的慢,到桐口村時,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

 

抵桐口村,就在盧大姐兒子的家吃中飯。飯後,到義年華婆婆的故居探看。

 

義年華,江永縣上江墟鄉棠下村人,一九零七年生,一九九一年去世。義年華十七歲嫁到桐口村,丈夫身故後,她改嫁到黃甲嶺鄉白馬村,直至一九八三年,才搬返桐口村居住。

 

義年華婆婆本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小時候曾跟祖父唸過書,能詩擅文。義年華四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她跟母親及妹妹到白水村外祖母家居住,及長大到十四歲時,再返回老家棠下村;就是在這個時候,義年華跟嬸娘們學習女書。跟許多的婦女一樣,義年華婆婆年輕時候就學習女紅,紡紗織布縫衣剪紙,樣樣皆能,而且做的纖巧細緻。義年華婆婆對漢字有認識,大概因為這個原因,她的女書水平尤其高,曾為許多婦女寫歌寫傳寫「三朝書」。至一九八零年始,外地學者紛紛到江永研究女書,義年華婆婆就在這個時候創造了許多女書文稿,同時又幫忙把許多女書作品翻譯成漢文。

桐口村。九曲十三彎,蜒蜿路上,我們走在有幾百年歷史的大石磚頭上,兩邊磚牆木樑瓦頂,木門或有縷空雕花,狹窄的走廊小巷透著天上青朗的光,顯得兩旁房子內特別幽暗,偶然遇上屋內有人影掩映,倒是一番神秘鬼魅感覺。

 

「祥徵三鳳」,義年華婆婆故居門外的橫扁上書著這四個字。進得大門,中間是天井式的庭院,左右兩邊各一排兩個房間,右邊一排是義年華婆婆的住房,左邊的一排在土改時已分給其他人居住,庭院左面一角堆放著許多柴枝,後門那一邊堆著舊傢具,廢棄的什物,零丁落索,蜘蛛網叢結,塵埃滿蓋。天井前頭有一個水坑,水坑邊旁一條喉,在滴著水,輕輕的,一滴一滴,亮澈的撞擊,水坑的水和著垃圾,一片灰濁,那從天井瓦頂上面迎曬下來的陽光,一寸寸的接觸,似溫和地,又激烈的,迴嚮。

 

義年華婆婆的住房,有一間廚房,一間睡房。門均已上鎖。鎖鏽。

廚房有一排四個用木條排列而成的大窗,從窗子木條中間望進去,廚房地上有一框炭灰,靠著的一壁石磚,都是黑墨墨的燒蝕痕跡,炭灰中央有一個想是放置煮食用具的圓形黑鐵架,旁邊散置著一小堆柴枝,兩個火鉗,一雙解放軍鞋擱在框邊,炭灰框旁邊還有一張小木凳。一張小木桌靠在一邊,上面擺放的都是一些瓶瓶樽樽煮食用調味品,木桌下面放有一圓木盆,盆內置滿食用碗筷;廚房還有個裡間,一地都是用具食具,隨便擺放。睡房只有一個氣窗,窗太高,看不見內裡的景象。義年華婆婆一九九一年去世,這樣說來,房子已空置多年,只物件沒有被移動。

義年華婆婆晚年的時候,即一九八零年代,很多國內外的人走到江永來研究女書,在其中的一個訪問中,義年華婆婆寫下一則這樣的回應:

 

        跨過新年正月節         提筆修書傳女文         二位先生來訪問         要問女書何處來

        讀書之時年紀小         嬸娘教我讀女書         娘邊做女多歡樂         結交姊妹幾多人

        時刻坐齊用心讀         藉與六親解憂愁         姊娘出嫁三朝滿         我就修書看姊娘

        若是姑娘出鄉去         大齊修書看姑娘         若有親朋命不好         幫她寫出訴苦情

        又聽前人講古話         有個姑娘最聰明         父母生下九斤重         長大成人做女書

        自此個個跟起做         做出女書傳萬村         永明自古命輕女         就憑女書訴苦情

        只為女書做得好         如今果然翻了身         年輕女娘得入學         女書自此不向時

        女文以是無人識         修書訴苦沒得啦

 

因為九斤姑娘的賦與,義年華婆婆熱切的提筆修書,為姊妹姑娘寫書寫扇解愁解憂。雖然義年華婆婆懂漢字,但她相信女書更能反映女子的感情,她在晚年的時候,寫下了大量的女書作品,並且在縣裡幫忙培訓一批當地的女青年學習女書,雖然這件事情並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但她那「嬌娘豈可讓鬚眉」的願望與決心,實實在在成就了她豐富的女書作品。

 

        天上神仙七姊妹         上江墟鄉七姊妹         青年結拜學女文         慈珠西靜高銀仙

        還有桐口義年華         月英淑宜唐寶珍         我們說得女書字         做得文章千萬行

        男兒有志在千里         嬌娘豈可讓鬚眉         女字成就人間少         七姊妹名遠傳揚

 

義年華婆婆的結拜姊妹包括胡慈珠婆婆、高銀仙婆婆等,她稱之為「上江墟鄉七姊妹」,可以想見,義年華婆婆如何珍重與這六個結拜姊妹的關係,又如何為此而感覺驕傲。也可以想見,結拜姊妹在當時的婦女的整體生存空間裡,是一個很重要的依靠與憑藉的關係,所以無論是姊妹間的見面,聚合、唱歌、做針線,以至通信裡頭寫的,包括自訴、問候、勸慰、或責備的話語,她們建立的這一套文化,終其一生,都是相互支持,相濡以沬,甚至死後,她們仍然把這一套文化,延伸至另一個空間裡去。

 

一直以來,這裡的人都相信人死後會到另一個陰間世界去。為了避免死去的親人、或母親、或嫂娘、或姊妹、或結拜姊妹感到寂寞,可以繼續和在生的姊妹嬸娘等交往通信,死者的家屬或結拜姊妹都會按死者的心願,把她保存的一些女書文本如往來的書信,自傳三朝書等,放到棺木裡去陪葬,或者燒毀,送到陰間去。

 

義年華婆婆去世時,在她的遺物裡,發現有很多精心抄錄下來的漢文唱本,大概是她本來準備要翻譯成女書的。義年華婆婆的心願也許未成,但她寫下了的留下來的,又豈僅止於這些。

 

人說義年華婆婆的陪葬女書文本有近尺厚。近尺厚的,那已灰飛煙滅。那張在廚房裡擺著的小木凳,空著,向著門,靠在一堆炭灰旁,那彷彿無聲的在唱:

 

        …………………         娘邊閏女好海樂         約齊同年海樂行         相結老同鴛鴦對     

        二位坐齊交過心         齊在繡樓交好義         同陪知心仙洞形         一來老同為歡樂     

        二來六親解憂愁         三來同村結思個         四處出鄉做女文         …………………

bottom of page